陰莖全切除術適應癥
陰莖全切除術術前
陰莖全切除術注意事項:
(1)如癌腫已侵犯陰莖根部及其鄰近的陰囊,可將陰囊及其內容物一并切除。
(2)仔細牢靠地結扎陰莖背部血管及縫扎陰莖海綿體殘端,以防術中術后出血。
(3)游離尿道時不可損傷尿道,尿道要保留足夠長度,否則術后移植尿道口易回縮狹窄。
(4)為防止陰莖全切除術后陰囊內發生血腫或感染,可在陰囊底部兩側各做一小切口,分別置入橡皮引流條,較原切口引流為暢。
(5)為使病人術后能站立排尿,可在腫瘤徹底切除的前提下,盡可能保留較長的尿道,在會陰部做一倒“U”字形切口,即形成舌狀皮瓣,其基底部寬于舌緣,皮瓣長3~4cm,寬相當于環繞尿道一周半為宜。將尿道殘端從此切口上緣拉出后卷裹于皮瓣中,形成一個包繞尿道的皮管。皮管兩側創緣相交于尿道背側,用細絲線間斷縫合,尿道外口與皮管開口處縫合,使之于會陰部形成小陰莖。
(6)如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術前已行活體組織檢查證實為淋巴結轉移,可一期施行髂腹股溝淋巴清除術。為防止創面感染,最好先行髂腹股溝淋巴清除,然后再行陰莖全切除術。如病情不允許也可分期施行,先期行陰莖全切除術,再擇期行淋巴結清除術。術前未行淋巴結活體組織檢查者,則在行陰莖切除術時,應取淋巴結活體組織檢查。如證實為轉移,再行髂腹股溝淋巴清除。
陰莖全切除術術前準備:
術前2d進少渣半流飲食,手術前晚及術晨各灌腸1次;全身使用抗生素,局部使用1∶5000高猛酸鉀溶液浸泡,控制感染。
陰莖全切除術手術過程
文圖- 第1步
患者取截石位,椎管內麻醉后,局部消毒,切口環繞陰莖根部作梭形皮膚切口,上端達恥骨上,下端環繞陰莖基部。
- 第2步
分離陰莖基部皮下組織,將恥骨上切口以下和兩側精索與陰莖基部之間的脂肪從深筋膜上分離,以備與陰莖一并切除。
- 第3步
切斷尿道海綿體,將尿道及尿道海綿體在距離腫瘤2.5cm處用電刀切斷。尿道保留的長度需足夠在會陰部造口。
- 第4步
分離近端尿道海綿體用剪刀向近端分離尿道海綿體。尿道海綿體與陰莖海綿體緊密相接,不易分離,需避免損傷尿道。
- 第5步
尿道改道在肛門與陰囊基部之間的會陰正中作一小切口,將近端尿道海綿體由小切口引出1cm,剪去多余部分。橫切尿道末端,形成上下兩瓣,將粘膜外翻與皮緣縫合。經改道的尿道口插入導尿管后用絲線縫合固定。
- 第6步
切斷、結扎陰莖血管于中線切斷陰莖懸韌帶,并切開陰莖筋膜。于正中分離陰莖背深靜脈、陰莖背動脈與神經,分別將其切斷和結扎。
- 第7步
切斷莖海綿體繼續沿莖海綿體分離,直達其恥骨支的附著處。用紗布保護尿道球部,在近恥骨支處將莖海綿體切斷,其殘端用絲線間斷縫合。
- 第8步
清潔傷口傷口用1~2mg%氮芥生理鹽水溶液浸泡5分鐘。縫合切口將陰囊切緣中點與恥骨上切口的上角縫合,以提高陰囊,避免其下垂,影響排尿。
陰莖全切除術術后
陰莖全切除術并發癥:
(1)出血:多由于術中止血不徹底,血管結扎線滑脫,陰莖海綿體殘端處理不妥等引起,嚴重者可形成陰囊血腫。輕度出血可壓迫止血,局部先冷敷后熱敷,加強抗感染等措施。如出血較多或陰囊血腫形成,應拆除縫線,清除血腫,徹底止血,并使引流通暢。
(2)感染:多由于術前感染未能控制,術中傷口感染,術后出血而又引流不暢造成感染。嚴重者可出現陰囊皮膚壞死和陰囊膿腫。如感染發生,應加強抗菌藥物的應用,局部理療以及保持傷口引流通暢。如有膿腫形成,應切開引流。
(3)尿道外口狹窄:多由于尿道外口壞死或過短,會陰傷口出血、感染等引起。如已發生狹窄,可定期行尿道擴張或尿道外口切開。
陰莖全切除術術后護理:
(1)繼續應用抗菌藥物防治感染。
(2)少渣半流飲食3d。
(3)應用陰囊托或丁字帶托起陰囊。
(4)引流物于術后24~48h拔除。
(5)縫線于術后7~10d拆除。
(6)留置導尿管于術后7~10d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