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片移植術適應癥
皮片移植術主要用于修復體表軟組織的淺層缺損。無論是無菌操作下形式的新鮮創面,或有細菌感染的肉芽創面,均可行皮片移植術,以防止影響功能的瘢痕攣縮或形態異常。此外,皮片還可用于填補與身體表面相通的腔穴管道,如口腔、鼻腔、陰道、眼窩的內壁粘膜缺損;也可將皮片作成管形用于修復阻塞的鼻淚管,或延長尿道下裂的尿道等。
異體皮片的移植 除同卵攣生間的移植外,只能短時間成活。移植后,早期雖能與受皮創面間建立血液循環,與自體植皮相似,但數日后即發生排斥反應。異體皮片主要應用于大面積深度燒傷時,自體皮不足,作為生物性敷料暫時封閉創面挽救生命。
表層皮片主要用于閉合創面。如三度燒傷創面,即可用表層皮片消滅創面;也可用于閉合血運極差以及細菌感染的創面等。此外,口腔、鼻腔手術創面也需要用此種皮片修復。
全厚皮片通常用于顏面、頸部、手掌、足跖等磨壓和負重多的部位。
中厚皮片廣泛地運用在各類新鮮創面和肉芽創面,根據受皮區的部位決定中厚皮片的厚薄。
皮片移植術不適宜人群
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術者。
2、局部有感染灶、不適宜手術者。
皮片移植術術前
皮片移植術注意事項:
1.止血要徹底,否則易致皮片下積血,使皮片與創面分離,影響成活。
2.瘢痕切除要徹底,如瘢痕切除不徹底易滲血且血運差影響皮片的成活。
3.皮片移植后,皮片下沖洗是必要的步驟,可將皮片下的血塊或污物沖洗出去,提高皮片成活率及降低感染率。沖洗時,先用針尖輕輕挑起皮緣,再用抽滿生理鹽水的注射器針尖插入皮片下,變換方向緩緩沖洗,然后用紗布輕輕壓出鹽水,即可包扎。手術時間長者或污染較重的創面可用抗生素生理鹽水溶液沖洗。
4.皮片固定要可靠,否則皮片易滑動移位以至無營養來源而壞死。必要時可用夾板、石膏托或石膏繃帶固定。
5.包扎壓力要適當,壓力過小皮片與基底部接觸不緊,可影響皮片成活;壓力過大,則血管向皮片生長受阻礙,也會造成皮片壞死。
皮片移植術手術過程
文- 第1步
1.體位
- 第2步
2.切取皮片
- 第3步
3.皮片移植固定
皮片移植術術后
皮片移植術并發癥:
皮片移植術術后護理:
1.抗菌藥物和鎮靜止痛劑的應用,以及補充營養等,與一般手術相同。
2.植皮區應抬高,保持回血通暢,防止水腫。
3.無菌創面植皮后,一般于8~10日首次更換敷料,觀察皮片生長情況。成活者色紅潤;如有血腫、水泡等,應拆除縫線予以引流,再持續加壓包扎至10~14日。
植皮后如有體溫升高、白細胞計數增高、傷口劇痛、局部腐臭、淋巴結腫大等感染征象時,應立即松解繃帶檢查。確有感染時應即予引流,間斷更換敷料,繼續固定,并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嚴密觀察皮片生長情況。
4.腔穴內植皮多屬污染手術,應略提前在術后5~7日更換敷料,并注意放入支撐物保持腔穴穩定,繼續支持固定皮片。
5.肉芽創面植皮,應于術后3日更換敷料。如膿液不多,可不動接觸創面的一層紗布,使皮片不致移動或脫落。待1周后皮片生長穩定,方可除去底層紗布。如有膿液,應在泡濕底層紗布后仔細去除。重新更換。
6.供皮區一般可在2周后更換敷料,觀察愈合情況。切取表層皮片者,在7~10日后(切取中厚皮片者在2周后)可見上皮重新覆蓋創面。如無感染征象,不宜過早更換敷料。
皮片移植術飲食保健:
適宜飲食:
清淡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