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體瘤是一種較為少見的化學感受器腫瘤。正常頸動脈體是一個細小的卵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粉紅色組織,平均體積為6×4×2mm左右,位在頸總動脈分叉處的外鞘內。一般需要手術切除,可行頸動脈體瘤切除術治療。
...[詳細][收起]頸動脈體瘤切除術適應癥
頸動脈體瘤切除術不適宜人群
1、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術者。
2、局部有感染灶、不適宜手術者。
頸動脈體瘤切除術術前
頸動脈體瘤切除術注意事項:
1、術中必須仔細解剖,辨認頸動脈、神經等重要結構。
2、術后全麻清醒期,應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
3、對術中行頸動脈修補或血管重建術的病例,術后應予嚴密觀察,禁用止血劑,應給予血管擴張劑或抗凝劑,頸部制動5~7d。
4、對術中<a href="http://baike.39.ne
頸動脈體瘤切除術手術過程
文- 第1步
(1)切口多選用沿胸鎖乳突肌前緣斜行切口,上端起自乳突下端達胸骨。如瘤體較大可做附加切口以廣泛顯露頸區血管。
- 第2步
(2)切開皮膚、皮下組織、頸闊肌后向內外側分離皮瓣,內側瓣至中線位,外側顯露胸鎖乳突肌后緣,在胸鎖乳突肌前緣切開筋膜做鈍性分離后,將其肌肉牽向外側,切開頸深筋膜后即顯露頸動脈鞘,分離匯入頸內靜脈分支,在頸動脈前方將其結扎,切斷。離斷肩胛舌骨肌將頸內靜脈向外側牽開,在切口的上方注意勿損傷舌下神經。
- 第3步
(3)找到頸動脈體瘤后,可在其周圍用0.5%的普魯卡因做封閉,在其下方分離顯露頸總動脈與腫瘤的基部,沿頸動脈體瘤的上方分離以顯露頸內與頸外動脈。結扎甲狀腺上動脈。在以頸動脈體瘤為中心的Y形頸動脈干上從各支后方引出紗帶,注意保護迷走神經。
- 第4步
(4)將神經分離后輕輕地向外側牽開。游離各動脈干,探查腫瘤切除的范圍,利用牽提各紗帶可將腫瘤的基底部漸漸地分離清楚。
- 第5步
(5)頸動脈體瘤充分游離后,即需探查腫瘤是否能從動脈壁上分離。體積小的腫瘤屬實質性,無海綿狀血管結構者,可沿腫瘤邊緣細心地將腫瘤與動脈的外膜分離。有時因腫瘤與動脈壁粘連較緊,分離時可能有動脈壁的損傷,小的動脈穿孔處應及時做血管壁縫合修補.
- 第6步
(6)如切除腫瘤需包括部分頸外動脈時,可在腫瘤的上方結扎頸外動脈,再將瘤體與受累血管一并切除.
- 第7步
7)切除頸動脈體瘤重建頸內動脈的技術。<br/> 在頸內動脈的遠心端,分離出2cm的血管段,在頸內動脈與頸總動脈間置入一段大隱靜脈或人造血管,重建頸總動脈向頸內動脈的血液循環。<br/> 巨大的頸動脈體瘤有壓縮性,呈血管瘤樣的病變,而腫瘤侵及 頸內和頸外動脈者,應做二期手術。此時應顯露頸部動脈置入螺旋漸進式血管夾,以期日后逐漸旋緊此夾至完全鉗閉頸總動脈。當病人不致發生大腦損害癥狀時,顯示患側Wille血管弓已與健側建立了側支循環,則可施行第二期手術將頸動脈體瘤與頸總動脈和頸內、頸外動脈一并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