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于耳鼻咽喉部位的癌腫,有頸淋巴結轉移時可行根治性切除術。手術的目的是切除頸部的頜下、頦下、頸前、頸淺、頸深的淋巴結,為此,必須將上自下頜骨下緣,下至鎖骨,前自頸中線,后至斜方肌這一區域內包括胸鎖乳突肌、肩胛舌骨肌、二腹肌、頸內靜脈、副神經和頜下腺等組織,與淋巴結一起切除。對較小的局限性頸部轉移性淋巴結,可選用功能性頸淋巴結切除術。對可疑頸淋巴結轉移時,可行預防性頸淋巴結切除術。
...[詳細][收起]頸部淋巴結切除術適應癥
頸部淋巴結切除術術前
頸部淋巴結切除術手術過程
文圖- 第1步
以前斜角肌旁淋巴結切除術為例。患者取仰臥位,上半身稍高,背部墊枕,頸部過伸,頭上仰并轉向健側。
- 第2步
根據病變部位選擇切口。原則上切口方向應與皮紋、神經、大血管走行相一致,以減少損傷及瘢痕攣縮。前斜角肌旁淋巴結切除時,采用鎖骨上切口。在鎖骨上一橫指,以胸鎖乳突肌外緣為中點,作一長3~4cm的橫切口。
- 第3步
切斷頸闊肌,向中線拉開(或部分切斷)胸鎖乳突肌,辨認肩胛舌骨肌。于鎖骨上三角內將頸橫動、靜脈分支結扎,鈍性分離位于斜角肌及臂叢神經前面的淋巴結,結扎、切斷出入淋巴結的小血管后,將淋巴結切除。
頸部淋巴結切除術術后
頸部淋巴結切除術并發癥:
一、傷口出血:應判斷為一般出血還是大血管有破口。手術后二十四小時內有傷口出血應立即返回手術室止血。如為頸總動脈出血應及時縫合。
二、頸部神經損傷:迷走神經、膈神經、舌下神經、頸交感神經、臂叢神經、副神經等均在清掃術中容易被損傷。主要是因為手術醫師對解剖不熟所致。醫師在幾個關鍵部位解剖應該在鑒別神經后,保護好神經,再進行其他切割操作。神經誤傷后可以縫合修復,但難以全部恢復。
三、頸部皮膚裂開或壞死:手術后切口壞死有兩個原因,其一:切口設計不佳造成皮膚缺血;其二,足量化療后。切口有壞死要擴創,要勤更換敷料,清潔傷口,利于肉芽生長。
四、顱內壓升高和面部水腫:雙側頸清掃切除頸內靜脈后,頭頸部的靜脈回流就會發生障礙。面部即出現水腫,也可能發生腦水腫,甚至失明。治療主要是使用皮質激素或間斷使用利尿藥物。隨著時間推移,水腫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預防辦法包括避免雙側同期頸清掃術。
五、氣胸:少見,主要是由于氣體從頸部進入縱隔,當縱隔氣體過多時可以經縱隔胸膜進入胸腔。另一少見原因是由于手術時在前斜角肌前緣或后緣解剖過深,直接損傷胸膜頂,造成氣胸。主要出現在肺氣腫患者或瘦弱患者,壁層胸膜頂位置上升到鎖骨以上所至。發現后請麻醉醫師膨脹肺,增加胸腔壓力,排出胸內氣體,縫合胸膜頂周圍軟組織。手術結束時如胸內氣體仍多,在第二前肋間做胸腔引流。
六、乳糜漏:胸導管損傷多因在鎖骨上部位手術操作時淋巴管破裂所致。應重返手術室打開傷口,進行胸導管結扎,最好應用局部轉移肌瓣覆蓋頸部胸導管損傷處。
頸部淋巴結切除術飲食保健:
適宜飲食:
清淡食物
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