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體摘除術是耳鼻咽喉科中常用的也是基本的手術。要求將整個扁桃體連同包膜完整切除,以治療反復發生的慢性扁桃體炎,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對于扁桃體摘除術還是要采取重視和謹慎的態度,否則可以產生并發癥,甚至造成嚴重的后果。
...[詳細][收起]扁桃體摘除術適應癥
1.扁桃體本身的疾患如屢發的急性扁桃體炎、扁桃體周圍膿腫、由于幼兒的扁桃體增生與肥大造成上呼吸道的不通暢,甚至出現呼吸困難和吞咽不便,可行扁桃體摘除術。其他如扁桃體角化癥和扁桃體腫瘤等,亦可用此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對于慢性咽炎的患者,扁桃體摘除并不能改善其癥狀。
2.因慢性扁桃體炎而引起鄰近器官的疾患,如反復發作的急性鼻炎、咽喉炎、中耳炎、頸淋巴結炎等與扁桃體有關者,可施行扁桃體摘除術。
3.慢性扁桃體炎作為病灶而引起體內其他器官疾患者,如風濕熱、風濕性心臟病、關節炎和腎炎等,均可考慮施行扁桃體摘除術。
如有以下幾種情況,手術應慎重考慮或推遲進行:
1.全身性疾病的活動期,如結核病、糖尿病、血液病、精神病以及急性傳染病流行時期。
2.急性扁桃體炎發作時期不宜手術,一般在發作以后3~4周方可施行手術。
3.高血壓病及動脈硬化癥患者,收縮壓如超過20~21.3kpa不宜手術,以免出血。
4.身體軟弱消瘦、年老或患有嚴重疾病者;年齡不到5歲的小兒多不主張手術。
扁桃體摘除術不適宜人群
1、急性扁桃體炎發作時,一般不施行手術,需炎癥消退后3-4周方可手術。因為此時病人一般在發燒,扁桃體充血,手術后傷口容易出血或出現繼發感染。
2、在脊髓灰白質炎及流感,婦女月經期及月經前期不宜手術。
3、扁桃體手術后要靠扁桃體窩內的血管自行收縮,血液凝固止血。而各種原因造成凝血和血管彈性下降都可引起術后出血,因此有造血和凝血系統的疾病如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紫癜等,都不宜手術。
4、在血液病,高血壓,代償機能不全的心臟病、肝炎、活動性肺結核等疾病的活動期時不宜手術。此時手術會加重病情甚至引起嚴重的并發癥。
6、病人家屬中免疫球蛋白缺乏或自身免疫疾病的發病率高者。白細胞計數低于3000以下者。
扁桃體摘除術術前
扁桃體摘除術術后
扁桃體摘除術術后護理:
1.應觀察有無出血,應告訴病人將口中血性分泌物全部吐出,不要咽下。對全麻病孩,注意有無頻繁的吞咽動作,以估計有無出血的可能。如有鮮血吐出,應及時進行檢查止血。
2.術后第1d宜進冷飲流汁,第2d半流質飲食,但不宜太熱。1周后軟食,10d后恢復正常飲食。術后第1d若病人因傷口疼痛而不愿進食,可用針刺合谷方法止痛。
3.術后第1d病人可有發熱反應,如2~3d后體溫不退,應檢查原因,加用抗菌藥物,防止感染。
4.術后24h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潔。
5.術后6~12h傷口白膜形成,5~7d開始脫落,10d左右白膜脫完,傷口即能愈合。
6.對于由病灶而切除扁桃體的病人,術后仍需用抗生素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