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是一種功能齊全的病情探測儀器,它是電子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簡稱。CT檢查是根據人體不同組織對X線的吸收與透過率的不同,應用靈敏度極高的儀器對人體進行測量,然后將測量所獲取的數據輸入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對數據進行處理后,就可攝下人體被檢查部位的斷面或立體的圖像,發現體內任何部位的細小病變。
...[詳細][收起]- 檢查部位: 全身
- 科室: 心血管內科 消化內科 腦外科 肝膽外科 泌尿外科 骨科 胃腸外科 婦科 腫瘤科 男科 體檢保健科
- 空腹檢查:否
- 禁忌人群: 1歲以下小兒 孕婦 60歲以上老人 1、碘造影劑過敏。2、嚴重肝、腎功能損害。3、重癥甲狀腺疾患(甲亢)。4、腎功能不全。5、糖尿病、多發性骨髓瘤、失水狀態、重度腦動脈硬化及腦血管痙攣、急性胰腺炎、急性血栓性靜脈炎、嚴重的惡病質以及其它嚴重病變。6、哮喘、枯草熱、蕁麻疹、濕疹及其他過敏性病變。7、心臟病變:如充血性心衰、冠心病、心律失常等。8、既往有造影劑過敏及其他藥物過敏的病人。
- 醫院參考價: ¥200-¥500查看詳細>>
- 相關疾病: 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 神經性關節病 阿斯伯格綜合癥 絕經與阿爾茨海默病綜合征 慢性創傷性滑囊炎 眶骨髓炎 [更多]
- 相關癥狀: 盆腔腫塊 盆腔包塊 胸部隱痛 心血管造影見雙球征 胸部沉重感 內濕素盛 [更多]
CT不適宜人群
兒童:1歲以下小兒
孕婦:孕婦
老人:60歲以上老人
其他人群:1、碘造影劑過敏。2、嚴重肝、腎功能損害。3、重癥甲狀腺疾患(甲亢)。4、腎功能不全。5、糖尿病、多發性骨髓瘤、失水狀態、重度腦動脈硬化及腦血管痙攣、急性胰腺炎、急性血栓性靜脈炎、嚴重的惡病質以及其它嚴重病變。6、哮喘、枯草熱、蕁麻疹、濕疹及其他過敏性病變。7、心臟病變:如充血性心衰、冠心病、心律失常等。8、既往有造影劑過敏及其他藥物過敏的病人。
CT注意事項
檢查前禁忌:
1、 腹部CT檢查前,禁食4小時,最好前一天晚上起空腹。
2、 1周內不服含重金屬的藥物,不做胃腸鋇劑檢查。已做鋇劑檢查的病人,須待鋇劑排空后;急于作CT檢查者,應在給予清潔灌腸或口服緩瀉藥使鋇劑排完后,再行CT檢查。
3、 檢查前務必除去檢查部位的高密度或金屬物品。
4、 需作增強掃描的病人,提前作好碘過敏試驗。
檢查時要求:積極配合醫生的工作,應注意掃描檢查以外部位的防護屏蔽。
CT相關疾病
CT相關癥狀
CT檢查作用
CT檢查對大部分器質性疾病都可以進行檢查,尤其對密度差異大的器質性占位病變,能做出準確診斷。
CT檢查過程
(1)、平掃 是指不用造影增強或造影的普通掃描。一般都是先作平掃。
(2)、造影增強掃描 是經靜脈注入水溶性有機碘劑,如60%~76%泛影葡胺60ml后再行掃描的方法。血內碘濃度增高后,器官與病變內碘的濃度可產生差別,形成密度差,可能使病變顯影更為清楚。方法分團注法、靜滴法和靜注與靜滴法幾種。
(3)、造影掃描 是先作器官或結構的造影,然后再行掃描的方法。例如向腦池內注入碘曲侖8~10ml或注入空氣4~6ml行腦池造影再行掃描,稱之為腦池造影CT掃描,可清楚顯示腦池及其中的小腫瘤。